公安部10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即将于6月1日起推行。届时包括备受市民关注的小汽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小型汽车驾驶证异地分科目考试等便民措施将按时推出。
在市民朋友翘首以盼的同时,深圳交警还有哪些服务举措令人称赞?
5月31日,深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官尔杰、交警局党委书记、局长徐炜做客深圳电台“民心桥”栏目,就深圳的交通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话题与市民互动交流。
深圳交警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5月底,深圳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348.5万辆,同时城市道路易受地铁、市政道路施工、强降雨天数增多等影响,如何在车辆高密度的情况下保持城市道路的畅通有序、市民出行的平稳安全,始终是深圳交警致力解决的问题。
在智慧交通科技保障方面,交警向辖区大队派驻人员、分工驻点,全面对接一线需求,通过对全市所有信号交叉口进行实时监控,全市621个路段约510公里道路平峰平均车速提升25%以上;2300余套非现场执法设备构建起固定拍照、流动抓拍、区间监控、无人机高空抓拍等全方位执法体系;而交警“人脸”应用平台,推动人脸图像信息在刷脸执法、刷脸办业务、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实战应用。
徐炜提到,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深圳交警也按照实际情况实现人性化执法,既推出200元违停每月首违免罚、10分钟“违停免罚”、学习折抵记分等人性化机制,也提出对老旧小区夜间视情况不予处罚的执法要求、推广电子驾驶证、行驶证件使用,力求在保障道路交通顺畅以及解决停车难问题之间达到平衡。
2018年,深圳的万车事故死亡率约为0.86(人/万车),是国内首个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年万车死亡率低于1的大中型城市,基本达到世界先进城市水平。官尔杰认为,这和深圳交警采取智慧化手段治理道路交通密不可分,也与每位市民自觉遵守道路法规、维护交通文明密不可分。
在对机动车严格执法的同时,深圳交警也加大了对行人、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营造全市安全、文明、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徐炜表示,2018年深圳交警查处相关违法行为在100万宗以上。
“衣食住行是百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城市交通的畅通与每位交通参与者息息相关。”官尔杰认为。市民遵章守纪的行为、交通文明的程度直接决定了行驶道路的安全通畅程度。深圳很多落地实施的交通措施,都征求市民朋友的意见建议,实现汇民智、聚民心。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丰雷 邓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