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个孩子将来都会成为记者,但记者不断求真、求问的质疑精神,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善于观察的思维和习惯可以受益终身。”
8月21日上午,2019年南方小记者暑期新闻营正式开营。22名南方小记者通过三天的时间走进水情教育基地、垃圾分类体验中心、人民法院、急救中心等不同职业场景,同时进行新闻采写、出镜和摄影等“基本功”培养。
“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多观察细节,多使用对比和数字,这些方法都能使新闻变得生动,且适用于所有的作文形式。”在南方小记者第一堂新闻采写课上,拥有11年记者生涯的资深"老记"、南方日报深圳新闻部副主任曲广宁说。
通过造句练习、丰富的案例以及生动的讲解,曲广宁为孩子们讲解了什么是新闻、如何写一条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向别人讲述一个故事等问题,吸引小记者们全神贯注地记笔记、并且积极参与互动。
“有些新闻光靠‘听’和‘看’是不够的,还需要‘问’。而提问在记者这一行业,就叫作采访”。“台风登陆的时候,大家不会想要去海边看台风吧?但是记者会去。这就是办小记者营的初衷,带领你们去平日里记者才会去的地方”。在培训课接近尾声时,曲广宁这样说。
“深圳共有几大水系、几条河流、几座水库?”
“河流的污染如何治理?如何供水到千家万户?”
“海绵城市是指什么?”
在结束新闻知识的学习后,南方小记者走进采访实践的第一站——深圳市水务局水情教育基地,在解说员的带领下,了解深圳市的基本水情,学习水知识,探究水和市民生活、城市文明的密切关系。
”在你们来到这里之前,你们知道深圳是一座缺水的城市吗?“水情基地解说员提问,不少小记者或摇头或沉默。
据水情基地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深圳共有161座水库,全市共有大小河流310条。但深圳仍然是一座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00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00立方米)的10%左右。
深圳市80%的用水需要从外部调取,主要依靠两大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自东莞引水的东深供水工程和自惠州取水的东江水源工程,仅有20%为自产水。
下午,南方小记者们来到第二站——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内的绿宝宝垃圾分类体验中心,了解学习深圳市的生活垃圾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深圳市生活垃圾共分为哪七类?“
”碎玻璃、废弃的铁钉如何处理?“
“一次性快餐盒、已污染的塑料袋应该归为哪一类?”
在垃圾分类大课堂上,小记者们观看了深圳市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的最新宣传片,现场体验智能塑料饮料瓶回收机、衣物智能投放箱是如何运作的。
南方日报深圳站的记者们还为孩子们讲述新闻主播、出镜记者的技巧和礼仪,指导学员现场进行出镜“实战”。
摄影记者则为小记者们讲解什么是镜头语言、如何取景构图、相机的关键零件等摄影基础知识,指导孩子们上手使用单反相机。
据悉,此次南方小记者暑期新闻营由南方日报深圳新闻部发起,旨在通过高质量新闻课程和优质导师资源,带领孩子们化身小记者,进行职业生涯的深度体验。
接下来,小记者们还将走进深圳市福田区法院、深圳市急救中心、深圳燃气科学馆等,进行深度体验实践。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刘越亚 黄靖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