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32次海底清洁,打捞海底垃圾1700余斤,一群护礁者七年守护深圳那片蓝

2019-09-08 21:04 来源:南方网 张秀娟

  开栏语:2019年,南方日报和腾讯公益合作推出“回响计划”,走访腾讯公益平台上的公益项目,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报道和传播,介绍他们的改变与经验,让更多用户通过最直观的方式看到公益资金的流向和成果,推动中国公益行业从感性到理性,从热情到专业的发展路径,让透明、信任和理性的公益力量源远流长。

  读者朋友们在腾讯公益平台上,搜索项目“海底清洁废网编织”,即可支持你所关注的公益项目。

  2017年3月,一头怀孕的抹香鲸被渔网团团缠住,虽然经过深港惠三地通力合作仍无法助其重回大海。当抹香鲸的遗体被吊上拖车时,这让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秘书长夏嘉祥痛惜不已。

  “12.5米长、17吨重的‘潜水冠军’都敌不过废弃渔网的裹足。人类废弃的渔网、塑料垃圾,正严重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安全。”夏嘉祥说,抹香鲸事件过后,深圳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简称“潜爱大鹏”)召集潜水员,将废弃的渔网编织成清理海底垃圾的工具,联合渔村,在大鹏海域开展海底废弃渔网清理行动, 2016年至今,他们累计进行了32次海底清洁,打捞海底垃圾1723.33公斤,包含废弃渔网2000多米。

潜爱志愿者在海底进行废弃渔网清理

  2019年4月,为减少大鹏半岛及附近海域特定区域内的废弃渔网的数量,形成制度化的海洋清洁模式和保障机制,潜爱大鹏在腾讯公益上线“海底清洁废网编织”项目,期望唤醒更多人的海洋保护意识。“目前,该平台筹集十余万元,预计将用于下半年的海底清洁项目以及废弃渔网编织课程的开展。”潜爱大鹏相关负责人表示。

  “珊瑚复育首要解决的是人为破坏问题”

  珊瑚礁是海洋中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类型,近1/4的海洋生物都依赖于珊瑚礁生态系统。“因此,珊瑚对于海洋,亦如森林对于陆地的重要。”夏嘉祥介绍, 深圳大鹏新区海域面积达305平方公里,分布着大澳湾硬珊瑚区、大鹿湾鸡冠珊瑚区、东冲—西冲石珊瑚区、杨梅坑石珊瑚区等四大珊瑚礁群。

  “短短几十年间,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夏嘉祥通过调查发现, 在大鹏湾,海洋污染和粗放的开发模式,导致珊瑚覆盖率从30年前的76%下降到20%,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潜爱志愿者在大鹏半岛海底拍摄到的被废弃渔网覆盖的珊瑚礁

  “保护海洋,要从保护珊瑚礁开始。”夏嘉祥说。2012年,由深圳“磨房网”和深圳大鹏新区管委会共同发起的“潜爱大鹏珊瑚保育计划”志愿活动启动。有着数年珊瑚调查经验的夏嘉祥和其他几十名潜水爱好者一起加入该志愿组织,正式开始了珊瑚保育的生涯。

  为珊瑚搭架子建“房子”,固定珊瑚苗……在“人工造礁”的实践中,夏嘉祥发现之前他和队友们种植的珊瑚有近半数都被破坏掉了,他逐渐意识到,珊瑚复育首要解决的应该是人为破坏问题。“如果不从源头上把他们的习惯改变过来,种再多珊瑚也是白搭。”他说。

潜爱志愿者在海底种植珊瑚

  于是,潜爱大鹏衍生出2个公益项目,分别是潜爱护礁和潜爱课堂。夏嘉祥介绍,潜爱护礁,是在海洋一百米范围内进行持续的珊瑚礁生态维护,“海底清洁废网编织”项目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大鹏海域旅游业和渔业的发展,一些质量较差的渔网被珊瑚或石头勾破难以收回,造成珊瑚被勾缠导致白化死亡,因而废网清洁十分必要。”潜爱护礁项目水下负责人詹小凤说。

  “被打捞上来的废弃渔网,我们会分类、称重。如果是有用的渔网,我们还会清洗干净,编织成渔网袋,变成潜水员下水打捞海洋垃圾的工具,可谓‘废网重生’。”詹小凤说。

  海洋生态课程也是一种保护手段

  与潜爱护礁项目同步进行的还有潜爱课堂。“如果说打捞废弃渔网、复育珊瑚是手段,海洋保护教育则更为根本。”夏嘉祥说。据潜爱课堂负责人杨立强介绍,该项目在大鹏半岛范围内,专门针对4—6年级的学生,尤其是渔村子弟学校,系统地教授海洋生态教育的课程,上课素材主要来源大鹏半岛世代传承的民间海洋智慧。

潜爱课堂现场

  在夏嘉祥眼中,海洋教育不是告诉孩子中国有多少海洋面积和海洋资源,而是希望他们在认知海洋生态存在价值的基础上,推动他们自觉产生对其保护的意识。比如,在海底作业期间受伤了,如何能在水里快速将伤口与海水隔离?夏嘉祥讲到,海参的分泌物具有抗凝血的作用,还不怕水,是天然的水下创可贴。以前渔民受伤后,潜到四米多深的海底,随手抓一只海参,挤压其腹部,将海参吐出的分泌物涂抹在患处,就可以把伤口封闭起来,保护其不被感染。如今,经济发展了,渔民不再需要下水找海参隔离止血,这些民间海洋智慧也发生了断代。但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通过海洋生态课程捡起来?

  “作为一个海洋城市,深圳与生俱来的纽带,就是这些渔民海洋传承的智慧。”夏嘉祥说,“教授海洋生态课程也只是一种保护的手段,只有让孩子们从小了解海洋,长大后才会知道怎么对待海洋,才能停止伤害。”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他明显感受到深圳当地渔民保护珊瑚的自觉性明显提高。有一次,夏嘉祥在海底种完珊瑚,被周围几名渔民叫住了,渔民们向他们要一套志愿者的衣服。一开始夏嘉祥还感到纳闷,后来渔民告诉他,每次他们种完珊瑚,就有一些不法分子盯着他们,等他们走了之后,凌晨两点下海捞珊瑚。有一套志愿者衣服,他们就可以以志愿者身份制止这些不法分子偷捞珊瑚了。“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我们做了这么多年公益,终于有一些效果了。”

  今年,潜爱课堂已经深入大鹏5个社区。“明年,我们会扩大覆盖面,吸纳更多的群团组织加入,一起携手保护我们热爱的那片海洋。”夏嘉祥说。

  南方日报记者 张秀娟

  图片来源:潜爱大鹏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