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根在五邑!他们为家乡使出了“洪荒之力”

2019-11-13 14:28 来源:南方网 龚春辉 郑一见 周鑫宇 胡良光 戴惠甜

.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岁月如歌,70年四海同心。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广大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  

  “海内外各有一个江门”——“侨”是江门最亮丽的城市名片之一,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大特点。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超过400万人,遍布107个国家和地区,为祖(籍)国和家乡的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70年来,江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江门正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江门贡献。  

  今起,南方日报策划推出“家国天下五邑情深”系列报道,讲述五邑侨胞的家国情怀,记录江门以侨为桥的发展足迹,展望这座“中国侨都”的崭新前景。敬请垂注。  

  南国秋日,走进五邑大学“功德厅”,一块长逾10米的展板映入眼帘。每一位向学校捐赠过的人士,都能在展板上找到名字,他们中绝大部分是江门籍侨胞和港澳同胞。这所高校的诞生与发展,堪称乡亲们回馈桑梓的“纪念碑”。

五邑大学正门航拍。

  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裕文明,从偏安闭塞走向珠西枢纽……70年来,江门因侨而立、因侨而兴。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华侨华人与港澳台乡亲出力良多。他们心怀故土,以“领头羊”的姿态率先回乡投资,为江门经济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他们还捐钱捐物,兴办公益事业,极大地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社会进步。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抢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风口,不少海外侨胞与港澳青年已捷足先登,在家乡找到事业的新天地。江门正再次扬帆起航,加快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打造面向粤港澳乃至全球华侨华人的创新创业之城,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故事。  

  侨资“领头羊”引来经济活水  

  每月可生产精装书950万册、平装书1000万册、纸板书900万册……通过创新和自主研发,优化生产线自动化水平,江门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的产能和效率不断升级,得到不少来访者点赞。  

  扎根江门28年,这家侨资企业已跻身全球最大的印刷制造商之列,也是江门出口创汇大户,实现了与地方的共同成长。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70载栉风沐雨,华侨华人始终与祖(籍)国命运相连。在新中国建立之初,面对祖(籍)国建设需要,海外侨胞“雪中送炭”。彼时,广东积极调整和细化相关侨务政策,成为接收侨资最多的省份。位于珠江西岸的江门,华侨投资亦取得不俗成绩。仅台山,就建成了大隆洞水电站、蛮阪头水电站、华侨自来水厂、华侨粮食加工厂、华侨瓷厂、三合糖厂等一批侨资项目。  

  “华侨投资私营、公私合营企业的建立及取得的经营成效,对团结海外侨胞,妥善安置归国华侨(难侨),促进华南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也为推动国家对外经贸发展,打破西方阵营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等发挥了特殊作用。”谈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侨商在粤投资活动,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小欣说。  

  改革开放后,在投资硬件环境较差、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一批五邑籍海外侨胞和港澳乡亲勇当“领头羊”,率先回乡办企业,帮助解决当时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促进人才、管理的交流,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工业群体。  

  “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侨商的特殊贡献,同时,中国也为他们的事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五邑大学原副校长、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国雄指出,五邑籍侨商敢为人先的闯劲背后,既有桑梓情怀、商业谋略,也有对祖(籍)国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近些年,五邑籍侨商与时俱进,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新兴产业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与家乡建设同频共振,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此外,他们发挥跨国营商网络和海外投资及贸易经验等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目前,在江门的侨资企业(含港澳同胞在中国内地投资兴办的企业)累计超5700家,投资总额超282亿美元,投资来源广泛,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江门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之一。有美国华人世界“轮毂大王”之称的赵正,在家乡台山投资广东迪生力汽配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为一家集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覆盖全球的铝合金汽车轮毂高端企业,并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

  慈善义举蔚然成风惠泽民生  

  从新会会城到双水镇,要经过两座桥——黄克兢大桥和黄宣充纪念大桥,附近还有一座慈母黄张见纪念大桥。上世纪90年代,黄氏三桥的建成通车,极大便利了新会西部数十万人的生活。香港“光学仪器大王”黄克兢与五弟黄祖棠三度捐资建桥、造福乡邻,广为人知。  

  在身体力行助江门经济腾飞的同时,海外侨胞和港澳乡亲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漫步于五邑各地的学校、医院、桥梁、图书馆、科技馆,随处可见捐款的热心人士名字。  

  “球叔,我们很想念您!”对于乡亲们的善行,“90后”江门青年廖建斌感触很深。在他的母校五邑大学,许多教学楼都由海内外乡亲捐建。他口中的“球叔”——新会籍旅港企业家、慈善家黄球,正是其中的代表。这位侨界赤子生前累计捐资过亿元。

五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大楼由多名旅外乡贤捐建。

  广州花园酒店的建设,亦见证了黄球的家国情怀。上世纪80年代初,他鼎力支持同乡利铭泽邀集28位香港知名人士共同投资兴建广州花园酒店。他与几位大股东各出资1050万港元,在利铭泽逝世后,黄球又接下重任,奔波港穗两地。1985年,酒店落成,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硕果、中外合作的典范。  

  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全市接受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资赠物项目,折合港币75.43亿元。一些五邑籍侨胞还搭建载体,成立慈善组织,助力江门建设“爱心之城”。张国雄指出,江门慈善观念的形成、最初很多慈善基金经费的来源,都跟“侨”直接关联。不少江门侨胞举家投身慈善,接力支持家乡公共事业。  

  台山籍旅港慈善家伍舜德祖孙三代便是如此。自1983年3月捐资家乡第一个公益项目起,伍舜德、马兰芳伉俪及其家族成员在国内捐赠资金总额超2亿港元,捐助项目达50多个,在兴学育才、医疗卫生、扶贫助困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建树良多。

  擦亮五邑特色文化品牌  

  “闯金山,漂四方,这条海路浪滔天”“凤凰花开红烂漫,古老乡土展新颜。百年富强家园梦,沧海横流中国扬帆”……一曲《闯金山》,百年华侨史。10月中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留下了深刻印象。  

  “过去,唐人街是我们了解中国最直观的方式,现在,我有了新认识。”《斐济太阳报》记者塔莱伊端详着各种展品。她表示,五邑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的历史功绩了不起。未来,她希望能让更多斐济人了解江门。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内,一处历史火车站场景。

  华侨先辈把所在国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建筑艺术带回家乡,江门由此沉淀出了以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以及世界记忆遗产“五邑银信”、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世界江门青年大会等为代表的侨乡文化品牌,中外文化融合成为五邑地区最显著的文化特征。  

  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以开平碉楼为例说道,华侨回乡修建碉楼,把西方建筑艺术和岭南传统建筑艺术融合,保留并发扬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今,“广东旅游看碉楼”的品牌已深入人心。  

  为打响侨乡文化品牌,江门正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华侨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积极创建国家级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打造湾区旅游品牌项目和精品路线,以台山开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引领全域旅游发展;实施侨乡文艺精品提升工程,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发展。  

  “中国侨都”“院士之乡”“明星之乡”……江门的这些美誉,都与华侨文化塑造的开放风气紧密相关。

江门被誉中国“影视明星之乡”。图为江门市星光公园。

  “在五邑籍乡彦中,祖籍或出生于江门的两院院士有32人。”黄志强认为,江门之所以涌现出如此多的院士和其他科技名人,得益于当地与境外人员、信息交流频繁,最早引进现代教育理念与管理制度,启迪了民智。尽管身处外地,他们一直心系家乡。譬如,梁思礼院士生前曾向家乡捐献文物,并为家乡建设牵线搭桥;甄永苏院士则在母校设有奖教奖学金。

  打造海归与港澳青年“梦工场”

  看着旧厂房在自己手中变身为海归与港澳青年的“梦工厂”,马振富收获满满。  

  拥有20多年孵化器平台及科技园管理经营经验的他,祖籍台山,3年前受邀从香港到江门从事创新创业基地的孵化工作,担任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下称“珠西创谷”)行政总裁。  

  在他牵头打造下,珠西创谷成为广东省认定的四个粤港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之一,园内港澳台(海外)青年创业的企业占在孵企业比例达43%,一批“科创新星”正快速崛起。  

  今年8月,珠西创谷推出“独角兽培育·企业飞跃计划”。“我们计划在3年内,打造出一批‘江门制造’的亿值企业,并协助它们上市。”马振富透露。  

  江门市西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珠西创谷的首家入驻企业,专注于细分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应用。该公司创始人、祖籍新会的“80后”香港青年谭国振看好江门在大湾区时代的发展前景:“这里创业成本较低,具有‘洼地效应’,对产品实现产业化很有帮助。”

不少港澳青年纷纷在江门创业。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使命开启新征程。近年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江门发挥港澳同胞众多、华侨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打造面向粤港澳乃至全球华侨华人的创新创业之城,在参与大湾区建设中凸显自身特色。  

  在国家创新发展平台江门侨梦苑,同样聚集着不少“造梦者”,叶其昌便是其中一位。2015年底,具有英国伦敦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剑桥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的他,与几名剑桥大学校友合伙创立江门市建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之后,他又推动江门成立首个以“侨”为主的PPP基金——江门市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引入了金融活水。  

  接下来,江门将依托江门侨梦苑、澳葡青年创业园、珠西创谷、粤港澳大湾区海外青年创业基地等双创平台以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等机制平台,支持带动广大五邑侨胞和乡亲创新创业,同心圆梦。

  对话

  江门籍乡贤、香港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博士:

  “作为中国人,应以服务国家大局为重”

  位于香港北角渣华道191号的嘉华国际中心,是香港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每天上班的地方。位于30楼的会客室中,醒目位置摆放着一个碉楼瓷盘;窗外,是一览无余的维多利亚港美景。对于出生地江门,吕志和怀有特殊的感情。回忆家乡的童年岁月,他抿嘴微笑,与笔者分享了让他铭记一生的温馨画面。家族先辈的打拼故事,亦根植于他心中,成为他成就事业的精神动力。

  不喜欢当“差不多先生”

吕志和与五邑大学学生交流。受访者供图

  问:上世纪30年代,您随父母从江门移居香港。关于家乡,您儿时的记忆是怎样的?  

  吕志和:1929年,我在江门出生。我家的老宅位于江门东海里第八巷的第一家,是一幢两层小洋房,每层设有四间房屋,内有天井。除了父母,曾祖父等长辈也给了我无尽的关爱。回忆起童年,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一幅动人且温暖的画面:从外面归来的曾祖父吕德盈走进门来,微笑着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递给我香喷喷的烧鹅腿,然后问我今天都做了什么,在“卜卜斋”(私塾)学了什么。  

  问:家族先辈的教诲,对您的发展有何影响?  

  吕志和:我外公是私塾校长,母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父亲性格温和。充满爱的、潜移默化和感化式的教育,对我有很大影响。家族先辈的打拼史,也在我心中深深植根。曾祖父是家族基业的拓荒者,最初他在美国加州一家农场做劳工,储蓄下来的钱寄回或委托别人带到江门,用以赡养家人。后来,他一步步打拼,成为农场的主人。曾祖父发奋图强的开拓精神,以及诚信厚德的性格品德,亦对我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不喜欢当“差不多先生”,而是喜欢做“为什么先生”。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总是在不断追问为什么?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直到找到不一样而且更好的答案为止。这个答案,往往就是我的创新成果。  

  问:您回江门多吗?如何评价江门的发展和前景?  

  吕志和:虽然我小时候就迁居香港,但说到家乡江门,我对其仍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江门人,我深感自豪。就在今年10月下旬,我刚和家人一同回乡祭祖。  

  十年前,出于对曾祖父的怀念,我在江门修建了吕德盈博物馆,希望把先辈们外出创业的故事留下来,这是我作为侨商后代的一份心意。它是一个教育基地,是华侨创业的艰辛历程和爱国爱乡高尚情操的见证。  

  我希望,每个踏进博物馆的人,都能有所启发,树立起为国奋斗的志向,并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为家乡及祖国写下辉煌的新一页。

  “不要问国家为我做什么,应多问我为国家做什么”

  问:上世纪80年代,您开始捐助教育事业。

  吕志和:应社会所需提供帮助,是我一直以来从事慈善公益的理念。这与我的成长经历有关。儿时,我经历过战乱,尝到旧中国内忧外患之苦,中国人被嘲笑是文盲,所以早早认识到“兴学强国”的重要性。30多年前,当家乡发起创立五邑大学时,我主动支持兴建教学设施。

  近些年,我先后数次捐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治理学院、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以推动生命科学、医学及药学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人类健康福祉。

  问:您2015年设立“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希望起到什么作用?

  吕志和:这些年,我看到当今社会一个很大的挑战是,对物质的追求超过对道德的坚守和精神的修为。所以我萌生了设立一个全球性奖项,在不同范畴褒扬社会正能量的想法。“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旨在表彰对推动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无私奉献的人士或团体,所表扬的世界文明可从三方面理解:善用地球资源、促进人类安稳生活以及面对困难时能够努力不懈的意志。因此,这个奖订立了三大类别:可持续发展奖、人类福祉奖及正能量奖。历届获奖者有“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自然保护协会、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等。今后,我愿为建立更和谐的社会持续努力。

  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您有哪些感受?

  吕志和: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大国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首批进驻内地发展的港商之一,嘉华是中国巨变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始终认为,作为中国人,应该以服务国家大局为重。因此,我到内地发展,并没有抱着一定要获利的心态,这不能只用生意来衡量,只要对国家好,就开心。我们经历过很多事,从内心希望国家富强。我们从那样一个环境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不要问国家为我做什么,应多问我为国家做什么。

  【声音】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刘进:

  五邑侨胞桑梓情怀世代传承

  70年来,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对祖(籍)国及家乡的经济、民生、教育等各方面发展出力献计,尽显桑梓情深。在“中国侨都”江门,这种朴实厚重的情感尤为浓郁。江门的发展巨变,海外侨胞和港澳乡亲居功至伟。  

  新中国成立前后,海外游子掀起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其中,就有不少五邑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五邑侨汇曾对扭转国家外汇不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当时,国家在广东、福建等侨乡设立华侨投资基金,同时兴建华侨新村。海外侨胞把钱存入基金,并在华侨新村购置房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江门市建成华侨新村、华侨戏院和华侨造纸厂,台山、开平、新会等地也涌现出多个侨资项目。  

  改革开放后,目睹祖(籍)国新貌和巨变的五邑侨胞,再一次释放出空前的爱国热情。他们通过捐献、投资、牵线搭桥等多种方式支援家乡建设,为江门、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之初,侨资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中占主导地位,占比达七成以上。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批侨资企业开始蓬勃发展,有些今天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较高的知名度。部分侨捐项目,也成为江门闪亮的名片。  

  尤其可贵的是,很多老一辈五邑籍海外侨胞和港澳乡亲,有意识带动新生代、新移民参与家乡发展建设,呈现出“家族传承”趋势,这在海内外具有示范效应。

  【南方日报记者】龚春辉 胡良光 戴惠甜

  【摄影摄像】郑一见(署名除外,部分视频素材由江门广播电视台提供)

  【实习生】陈舒婷

  【视频剪辑】周鑫宇

编辑:李润芳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