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鄱阳县昌洲乡中洲圩,抢险队正加紧决口封堵决口。
13日10时,随着第一车石料抛向决口处,中洲圩决口封堵抢险战斗正式打响。
连日来,江西省鄱阳县连遭暴雨袭击。鄱阳县昌洲乡中洲圩顷刻间变成了洪泽下的一片孤岛。
7月14日,鄱阳县昌洲乡邹家村仍浸泡在洪水中。
万亩圩堤中洲圩,圩堤保护面积23.8平方公里,保护2.21万亩耕地和3.4万人。而就在5天前,洪水漫过中洲圩,发生溃堤,决口长约180m,15个行政村被淹。
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将会持续降雨,抢险队员想跑在天气前面,采用双向作业的方式,尽早将中洲圩的“伤口”愈合。此时,距离圩堤溃堤已过去了5天,幸运的是,经过昼夜奋战,缺口终于缩减了十几米。
7月9日,鄱阳县昌洲乡中洲圩由于长时间浸泡,于当日21时35分左右溃堤,影响昌洲乡15个行政村,2万多人被紧急转移。经过181名队员2天1夜的抢修后,通往缺口的道路被基本打通,180米的缺口缩小了十几米。
烈日下“人机不停歇” 缺口缩小十几米
近十天的强降雨,流经鄱阳县的昌江水位猛涨,突破1998年的历史极值。
中洲圩没能抵挡住汹涌的洪水。由于长时间的浸泡,9日当晚9时35分左右,中洲圩溃堤了。昌江水挤过中洲圩圩堤决口,奔向田野和村庄。昌洲乡15个行政村受到牵连,数万人被紧急转移。
14日下午,记者穿过刘凤咀大桥,来到了昌江西岸圩堤,一排安能公司运输石料的货车,圩堤内,是一望无际被淹没的村庄。这里并不是主战场,离决堤口还有8公里。
7月14日,鄱阳县昌洲乡中洲圩,抢险队正加紧决口封堵决口。
烈日当头,滚烫的江风迎面而来,入耳的是发动机的巨大轰鸣,手机天气软件实时温度显示为35°C……14日下午3时50分,记者从交通指挥点乘坐冲锋舟赶赴现场。
巨大的缺口中洲圩,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被拦腰“斩断”,横亘在宽广的昌江江面上。圩堤上插满了各种颜色的旗帜,排起长长的抢修施工车队,一辆辆货车将石料卸下,挖掘机甩起拖斗,将大小不一的石头泻入江中,砸起串串浪花。
7月14日,鄱阳县昌洲乡中洲圩,抢险队正加紧决口封堵决口。
决口不远处搭起了红色遮阳棚,里面堆满了矿泉水。这个较为简陋的遮阳棚是现场指挥人员短暂歇息的地方,地上石块热得发烫,抢修队员只能把救生衣铺上将就坐着,“咕咚咕咚”地往嘴里灌水。
7月9日,江西鄱阳县长江圩堤上,两位值班巡堤村民正在用餐。
现场抢修人员介绍,这些封堵人员实行“两班倒”全时作业方式,按12小时/班轮番作业——确保“人机不停歇”。经过181名队员2天1夜的抢修后,通往缺口的道路被基本打通,缺口也缩小了十几米。
7月14日,鄱阳县昌洲乡中洲圩,抢险队正加紧决口封堵决口。封堵人员实行“两班倒”全时作业方式,按12小时_班轮番作业——确保“人机不停歇”。
每前进一米至少需要200多人奋战3小时
180米的缺口填起来并不容易。
“可以说,缺口每堵住一米,至少需要50多名货车司机、180多名抢险队员,协同作战3小时。”现场一名抢修队员说。
原来,江水深而湍急,每向前封堵一米,至少需要四五十车的石料,而石料又是从40多公里外的雷家村运往。正常一趟需要一个半小时,然而因为圩堤路面过窄,货车只能单向行驶,在指定位置与挖掘机“交接”,这种情况下,从装车到卸完至少在三个小时以上。
7月14日,鄱阳县昌洲乡中洲圩,抢险队正加紧决口封堵决口。参与抢险的200多辆货车,都有编号,基本来自于昌州乡附近的4个乡镇。
此外,记者留意到,参与抢险的200多辆货车,都有编号,基本来自于昌州乡附近的4个乡镇。王师傅向记者解释,汉字表示货车属于哪个地区,就代表货车是芦田镇的,如:“芦13田”,就是来自芦田镇的货车。
7月14日,鄱阳县昌洲乡中洲圩,抢险队正加紧决口封堵决口。
“听到号召就来了。”王师傅说。他向记者解释道,高家岭镇、四十里街镇等周边乡镇都来应援了,“来之前也没想有没有运输费,反正受灾了,我们能帮就帮,希望他们能早点重新回到村里。”
封堵中洲圩,是鄱阳县抗洪救灾中的重要一环,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15个村庄,约3.4万名村民重新返回家园,回归正常生活的时间。
14日上午10时许,在江西鄱阳客运总站门口,一群民兵将沙袋扛上新筑好的堤坝,进行加固。
目前,封堵仍在继续。
南方日报记者 朱红鲜 实习生 康韵怡
摄影 张梓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