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126,48,59…从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读懂高质量发展的江门密码

2021-03-04 13:57 来源:南方plus 任龙 杨兴乐

江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召开。

  3月4日,江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主持会议,代市长吴晓晖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代市长吴晓晖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南方+第一时间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梳理。这份两万两千余字的报告,全面细致回顾了“十三五”时期及过去一年江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并对“十四五”和今年政府各项工作锚定了方向。

  报告内容详实,催人奋进,每一项内容都与江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检索报告,“发展”一词出现次数高达126次,数量居所有高频词之首。其次,“企业”一词出现59次,“改革”一词出现54次,“农村(乡村)”出现40次……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报告中的高频词直观地反应了江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发展”高居榜首,江门用实际行动表明,发展永远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企业”多次“露脸”,表明江门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改革”一词频密出现,则充分彰显了江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与魄力……

  接下来,南方+将通过这组高频词,解码高质量发展的“江门密码”。

  高频词:发展(126次)

  解读:发展是第一要务。

  亮点:“十三五”时期GDP年均增长5.9%。

  纵观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展”一词贯穿全篇,是报告的核心脉络。五年来,江门用实际行动表明,发展是第一要务。

  “十三五”时期,江门市政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五年来,江门全力推动经济加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排名实现争先进位,2020年实现3201亿元,比2015年增加961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9%。

  极不平凡的2020年,江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六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

  这是一组沉甸甸的数据,也是一份彰显江门高质量发展成色的成绩单。

  如今,漫步侨乡,处处弥漫着奋进的气息:滨江新区高楼林立,不断刷新城市天际线;广东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南联北接,东通西达;城市品质提升,乡村振兴火热,处处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展望“十四五”,加快高质量发展仍将是侨乡强音,必将为江门经济社会奋勇向前注入不竭动力。

  高频词:企业(59次)、经济(45次)

  解读:奋力做强实体经济。

  亮点: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速排全省第1。

  除了“发展”一词,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次较密的还有“企业”和“经济”,分别“刷屏”59次和45次,直观反应了江门对企业和经济的重视。过去五年,江门坚持工业立市,奋力做强实体经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五年来,江门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487亿元,规上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15.9%、7.5%和7.5%。招商引资方面,累计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748个,投资总额达4592亿元,新投产投资超亿元项目244个。

  产业平台建设方面,“1+6”核心园区全部纳入国家开发区开发目录,五大万亩园区全部纳入省产业园政策扶持范畴、累计平整土地10958亩,江门产业转移园连续六年获省考评优秀等次。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江门国家高新区在全国综合排名实现大幅跃升。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超1800家,是“十二五”期末的9倍,年均增速排全省第1。

  去年,江门克服疫情影响,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增速分别比工业整体水平高9.3、0.6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投资645亿元,总量位列全省第6。

  高频词:改革(54次)、创新(46次)

  解读: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亮点:多项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出现了54次,“创新”出现46次。其实,不光政府工作报告,“改革创新”一直是引领江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十三五”时期,江门市深化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多项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领跑全国,实现了向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跨越,为加快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五年来,江门在全省率先实现商事登记、外资备案登记、智能办税在港澳离岸远程办理,12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境通办。江澳金融合作累计业务量超1900亿元。

  五年间,江门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投资项目承诺制、“数字政府”等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去年,江门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国首推执照全自动换发系统,营业执照“秒批”“秒换”“秒领”,率先实现食品经营许可智能审批。新登记市场主体10.27万户,增长13.64%。

  改革不止,创新不息。如今,江门正在政府职能转变、国资国企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战略性改革,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努力在新征程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高频词:城市(48次)、农村(40次)

  解读:城乡同频“三区并进”。

  亮点:百姓群众共享文明美丽江门。

  一座城市要发展,城市和乡村是绕不开的主题。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给了“城市”和“农村(乡村)”很大篇幅,分别为48次和40次,出场次数十分接近,彰显江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的发展思路。

  “十三五”时期,江门全力提升城市品质,2018年以来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完成投资176亿元,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三区并进”热火朝天:大广海湾区加快建设;银湖湾滨海新区建设稳步推进,台山核电1、2号机组投入商运;生态发展区绿色优势逐步释放,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市内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

  乡村振兴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2018、2019年度,连续两年获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秀等次,并获粤西片区第1。

  去年11月开始,江门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常态化、精细化、一体化推动文明创建工作迈向更高层次,市、县、镇、村容颜焕然一新,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城和乡犹如支撑城市发展双腿,不能一条长一条短。可以说,过去五年,江门成功抓住了破解城乡二元问题的“牛鼻子”,全力推动城乡同频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三区并进”,一手抓城市品质提升,一手抓乡村振兴,一座文明美丽的幸福宜居之城已成为侨乡最响亮的城市形象。

  高频词5:民生(20次)

  解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亮点: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

  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就业、消费等高频词出场次数均超过15次。

  从数据上看,五年来,江门民生支出达1306亿元,年均增长12.6%,年均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2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是江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也是近五百万侨乡百姓群众最深切的感受。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普通百姓最关心的大事。五年来,江门实施义务教育“三二一”工程,新建中小学校29所,新增学位5.26万个。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期)建成并招生,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事关百姓健康。五年来,基本实现全民医保。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等四类人群补贴标准均比“十二五”期末提高50%以上。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2020年,江门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建档立卡的5097户16659人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结对帮扶的广西崇左市4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日前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江门1个集体和1名个人获表彰……

  江门,是一座昂首奋进的幸福之城,也是一座极具潜力的未来之城。瞭望“十四五”,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加速崛起,江门的未来令人期待。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任龙

  【摄影】杨兴乐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