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英雄城市,红联珠江

2021-09-10 09:10 来源:南方plus 谭超

  沿江西路上,沙基惨案“勿忘此日”石碑时刻告诫着国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长堤大马路上,东亚大酒店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广州翻开发展的新一页……延绵千年的珠江,不仅是广州的母亲河,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进行的艰苦斗争。

  广州是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厚重红色文化历史的英雄城市。如今,珠江两岸,一个个红色地标,串起了熠熠生辉的“红色记忆带”。一段段红色记忆,浇铸了革命城市的不朽丰碑。

  当前,广州在积极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的同时,全力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活化利用红色历史资源,打响珠江红色文化,建设历史文化带,筑牢英雄城市的根和魂。

分布在广州珠江两岸的红色史迹。

分布在广州珠江两岸的红色史迹。

  往事越百年

  工人运动潮涌珠江两岸

  珠江南岸,广州解放大桥西侧,一栋坐南朝北的4层白色洋楼在绿树掩映下格外显眼,门匾上写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以下简称“一劳大”旧址)。

  与“一劳大”旧址隔江相望,距离约2公里的广州市人民公园,当年叫广州市立第一公园。1922年5月1日,工人们从这里出发,举行了万人大游行。当日下午,“一劳大”正式召开。从“八小时工作制案”到“罢工援助案”,10项影响深远的决议案获得通过,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这一年,被称为“中华劳动运动纪元年”。

  如今,“一劳大”旧址已成为珠江南岸一张红色名片,建起了广州职工大学堂,面向广大职工提供各类免费课程。

  往事越百年,珠江虽不语,历史不敢忘。

  广州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中枢,第一、二、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工人赤卫队在广州起义中浴血奋战……珠江两岸,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工运遗址和历史文物。

  沿江中路以北500米,有一座名叫“东园”的红色小楼,一百年前,这里还是江边浅滩。

  1925年,为抗议帝国主义制造的上海“五卅惨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省港罢工委员会就驻扎在这里。这场大罢工持续了16个月,封锁了香港,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这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是罕见的。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今年“七一”前,改造后的东园文化广场亮相。来自越秀区的百名新党员代表面对党旗许下庄严承诺。

  如今,东园文化广场周边聚集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团一大旧址、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等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色革命遗址。广州将东园文化广场打造成为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教学课堂、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基地。

  “我小时候在东川路小学读书,去过省港罢工纪念馆参观,但那时候因为红色文化氛围和元素不多,印象不算太深。”珠光街东园路社区副主任、团支部书记霍剑东说,红色史迹活化利用后,红色文化走进了千家万户。

  国共合作策源地

  “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

  在珠江北岸,越秀区新河浦区域南临珠江,对望二沙岛。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组成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诉说着广州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策源地的历史。

珠江北岸,位于越秀区的红色史迹。

珠江北岸,位于越秀区的红色史迹。

  1923年元旦,孙中山在上海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开始将目光投向苏联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确立了联俄联共的政策。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中心议题是讨论和确定国共合作问题,经过激烈争论,最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中共三大是唯一一次在广州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近现代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共三大召开后,以广州为中心,“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革命力量从全国四面八方迅速汇集起来,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这一次的群雄汇聚,召唤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如今,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月20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纪念馆二楼的展厅里,参观者戴上耳机便可聆听瞿秋白版、萧三版、法语版或俄语版的《国际歌》。

  “希望实现沉浸式、互动式体验,观众能够在悠扬的旋律声中,重温这段历史。”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黎淑莹介绍。改扩建后,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占地面积为668.4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305平方米,规模比之前扩大两倍,能够翔实完整地展示中共三大波澜壮阔的历史。接待参观服务能力可达70万人次/年。

  沿着珠江主航道一路往东,有一座江心岛,近百年来,它守望珠江口,见证着国共合作的历史,也留下了中国人民追寻强国强军之梦的足迹。

围绕红色文化,长洲岛建设历史文化街区。

围绕红色文化,长洲岛建设历史文化街区。

  1924年1月28日,在苏联的帮助下,以及国共两党的努力下,黄埔军校在广州长洲岛上诞生。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产物和重要见证。参与黄埔军校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开拓与创新。

  中共培养的大批军事、政治干部从长洲岛走上中国革命的舞台。其中,仅在黄埔军校本校工作、学习过的共产党员中就有共和国元帅4位、共和国大将2位、共和国上将7位。

  见证广州解放

  海珠广场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夜幕初下,珠江两岸霓虹闪烁,一座样式端庄古朴的钢结构大桥跨江而立。它便是海珠桥,也是见证广州解放的主要建筑物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海珠桥是广州市唯一的跨江桥。1949年10月14日,解放的炮声临近广州,国民党当局用了上百箱炸药将大桥彻底炸毁。随着一声巨响,造成500多名市民死伤、数百间房屋被毁。

  1950年3月25日,广州市政府决定重建海珠桥。刚刚解放的广州千疮百孔,百废待兴,重建大桥既缺钱又缺技术。然而,仅仅用了1年时间,海珠桥便涅槃重生。

  海珠桥不远处,东亚酒店矗立在珠江江畔,这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酒店。

  为了迎接人民解放军的到来,当时广州东亚酒店的进步组织“职工同乐会”决定连夜赶制一面国旗。凭借收音机中听来的信息、报纸上的国旗图样,进步工人马明利用东拼西凑得来的物料,秘密缝制完成珍贵的五星红旗。1949年10月15日清晨,广州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东亚酒店三楼升起,伴随着大街小巷一片胜利的欢腾,成为了广州历史上永远值得记忆的一抹红色。

  从海珠桥到东亚酒店,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成的海珠广场、广州解放纪念像,珠江北岸的海珠广场片区成为见证广州解放历史建筑最为密集的区域,印刻了浓墨重彩的革命底色。

  “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海珠广场和沿江24栋建筑亮起璀璨的灯光,珠江两岸流光溢彩。

  2019年,海珠广场片区升级改造,旧貌换新颜。以广州解放纪念像为核心,通过铺装串联华侨博物馆、广州宾馆、华厦大酒店等8处建筑地标和2处城市公园(海珠广场东园、西园),北延传统中轴,南连珠江水岸,海珠广场建成红色文化活力广场、粤港澳美丽湾区“城市客厅”。

  珠江之畔,英雄之城。7月3日上午,来自广州各条战线的先进代表100余人来到海珠广场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升旗活动,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卫着国旗走向升旗台。

  “海珠广场片区是广州红色景点分布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我们把常态化的升旗仪式放在这里。”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卫国说,越秀区正致力于活化利用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计划把海珠广场片区打造为市民家门口的红色学堂、城市红色文化的一张名片。

  南方日报记者 谭超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