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级到工业级,无人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作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惠州集聚了一批无人机企业和研发机构,初步形成了一个覆盖研发、制造和应用的无人机产业。2019首届中国(惠州)国际无人机应用发展论坛也于近期在惠州举行。
近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就相关话题独家采访了与会的世界无人机联合会副主席Jani Hirvinen。Jani Hirvinen出生于芬兰航空家族,是全球知名的无人技术先驱以及多个国际无人机组织的创始人,一直致力于制造无人驾驶和全尺寸载人飞机。
南方日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无人机已成为中国一个庞大的产业?你怎么评价当前中国的无人机产业发展水平?
Jani Hirvinen:中国的无人机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硬件制造和应用领域发展得快,但在无人机软件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据我所知,中国的一些无人机生产商目前正在使用的,是全球已成熟的开源系统。这固然很好,但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并不太了解这一点。
南方日报:惠州靠近深圳和香港,每年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工业产值接近4000亿元人民币,目前也集聚了一批无人机企业和研发机构。对惠州发展无人机产业,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Jani Hirvinen:一般来说,我建议先跳出无人机产业这个细分领域,来看看其他领域的发展情况。我们要知道,无人运载工具通常分为5大类:水下、水面、地面、空中(统称“无人机”)、太空无人运载工具。可见,无人机只是其中的一类而已。无人运载工具是个很大的产业领域,尤其是在地面无人器方面,惠州有很大的产业拓展空间。
南方日报:我们知道,深圳有很多先进的科技成果,但是用地比较紧张。而如果与深圳相比,惠州的情况大体上是相反的。你认为两地在发展无人机产业方面,可以做哪些事情?
Jani Hirvinen:对一些企业来说,深圳的运营成本太贵而呆不下去,这给深圳周边的城市带来了好处,因为这些企业会向这些地区寻求落户以转移生产。
同时,如果考虑无人机的测试环节,显然人口较少、人口密度较低的周边城市会更有吸引力。因此,可以考虑将惠州打造成一个新兴的无人机产业城市。如果惠州政府围绕这一产业为若干创新项目立项,将一批无人机企业、机构吸引过来,形成集聚效应,惠州的产业发展将大为受益。
南方日报:中国正在发展北斗导航系统,它和GPS大体上有相似的功能。你认为这会给无人机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Jani Hirvinen:目前,全球的定位系统有GPS、北斗、格洛纳斯、伽利略,它们可以同时和目前的GPS接收器兼容运行,使用者甚至不见得会知道他们用的是哪套系统。有多套导航系统可以确保为使用者提供更精准的定位服务,当然,对多套系统是否支持也要看卫星导航芯片制造商的情况。
相关
近年来,惠州市已引进和培育一批无人机企业和研发机构,初步形成了覆盖研发、制造和应用的无人机产业链。
此前,惠州市东阳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成为惠州首家登陆新三板的无人机企业。泰一科技主攻工业级无人机,产品远销国外,并参与了国内相关标准的研究制订。惠州市三航国际无人机技术研究院借助深惠两地的研发力量,可为无人机产业提供从技术到人才的支撑。
同时,惠州还集聚了一批无人机培训机构和相关企业,并于2017年成立了惠州市无人机应用协会。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刘光明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