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进入客流高峰时段,请大家听从工作人员指引有序进站乘车。”3月2日下午5点半,广州地铁多个站点滚动播放着久违的客流控制提醒。在经历了连续三周客流稳步增长之后,3月2日,地铁全线网的新一轮客流高峰如约而至。广州地铁相关责任人告诉记者,今日早高峰客流大概50万人次进站,同比上周增长近50%。

由于处于疫情防控时期, 为避免乘客在站内密闭空间聚集,多个站点实行了站外限流。在晚高峰的下午6点,记者在三号线的林和西路地铁站B出口看到,站外的进站乘客排了50米的长队,一直到体育西路和天河北路的交界处。上班族们都戴着口罩,不少人低头刷着手机,缓慢地进入地铁。
为何在站外进行限流?广州地铁方面表示,站外是开阔空间,站内和列车是密闭空间,要保证站内和列车人与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现在是防疫非常时期,希望广大乘客谅解,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请乘客出行预留充足的时间,错峰上下班。
据了解,晚高峰实行常态化客控的站点有一号线的广州东站、杨箕,二号线的昌岗,三号线的珠江新城、体育西路、华师、岗顶、天河客运站、客村、林和西、燕塘,以及五号线的区庄等12个站点立即执行三级客流控制。
在今天的早高峰,执行三级客流控制的站点则更多,分别是宝岗大道站、鹭江、钟落潭、新和站、石溪站、千灯湖站、南桂路、嘉禾望岗、洛溪、天河客运站、厦滘、大石、汉溪长隆、市桥、梅花园、燕塘、京溪南方医院、同和、永泰、白云大道北、嘉禾望岗、龙归、人和、汉溪长隆、南村万博、钟村、板桥、广州北、花城路、花果山公园、花都广场、高增、员村等站。
为避免乘客在站内密闭空间聚集,广州地铁的防疫措施已全面升级。其中包括,核心线路高峰期将恢复最大运力,增加多个客控站点,必要时实施站外限流。
自2月24日起,广州地铁运力组织已调整为疫情前正常水平,市区核心线路高峰期行车间隔恢复至约2分钟的最大运力。同时,高峰区段适当安排备用车,视客流情况及时投放。
防疫防控期间,广州地铁将密切关注每日客流变化。如客流持续增加,为避免通勤高峰期车厢乘客集聚,广州地铁将针对密度较高的区段,结合客流规律在部分站点实行客流管控,均衡进站客流,进一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此外,广州地铁还在口岸站、大客流站等重点车站加装红外测温仪,在安检点设置测温警戒线,通过增加测温点、加大人员投放、加快客流疏导,均衡乘客进站效率,避免测温期间乘客聚集。
广州地铁建议乘客,尽量合理错峰安排出行,预留候车时间。客流增大,个人防护更加不能松懈。乘坐地铁切记全程佩戴好口罩,尽量与其他乘客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记得乘车扫码登录个人信息,万一同一车厢出现确诊患者,地铁方面可以据此及时精准通知乘客。
【南方日报记者】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