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坪石法庭:默默躬耕在“法治的田野”上

2021-09-10 20:54 来源:韶关日报

图片图片

  地处粤湘交界的韶关乐昌市人民法院坪石人民法庭,坐落在粤北山区的金鸡岭边上,为盈翠青山环绕,管辖9个乡镇和2个矿区办事处23万人口,所辖地区面积达1013平方公里。

  坪石法庭所办大多是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案件,负责两个审判团队的法官工作年限分别为15年和26年,他们常笑言自己是法庭里的“钉子户”,这也让他们在解决基层群众纠纷时如鱼得水,成为当地群众口中“最信得过的人”。2016年至2020年,坪石人民法庭审结案件2641件,调解撤诉结案1034件,调撤率39%,获评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被省法院记集体二等功一次。

  助力乡亲念好“致富经”

  坪石法庭所辖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蔬菜以及葡萄、水蜜桃等水果。这些年,为打破传统种植业态、念响“致富经”,不少乡民以不同方式搞起了合作,其中不乏做大做强的成功实例,但也有合作不愉快、引发纠纷的情况。

图片

  曾某、白某、邓某三人是老友,且白某和邓某是同村亲戚。2015年11月,三人协商合伙投资葡萄果园做生意,约定曾某负责出资,白某负责经营管理,邓某负责对外协调联系。说干就干,三人达成合意后就开始开山、种果,但期间曾某、白某因经营理念不同和邓某产生争执,合伙经营难以为继,到坪石法庭打起了官司。

  “都是朋友、亲戚,低头不见抬头见,能调解最好。”但承办法官也坦言:“事先我和他们沟通过,感觉他们放不下面子、性子急,聚到一起容易产生言语冲突,调解工作难度比较大。”

图片

法官组织当事人开展调解

  为尽可能促成庭前调解,承办法官和委托代理人、村干部约好,分别和各方当事人都聊聊,帮助他们放下成见、解开心结。历经三小时沟通后,曾某等三人终于缓和下来,愿意坐到一张桌上好好谈谈。邓某表示,他想要退出合伙,并以其在果园工作了几年为由要求曾某、白某给予一定补偿,二人也表示同意,经磋商后决定向邓某支付3万元。

  经济发展加快,产生的纠纷、面临的难题自然多起来。既要处理好案件纠纷,维护好乡里的人情关系,又要花心思帮助乡民们把“致富曲”越唱越响,这是法官们每天的工作日常。

  善开“药方”治“未病”

    2019年,乐昌法院建立预立案调解综合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坪石法庭是首个试点部门。

  试点初期,坪石法庭的干警常常往辖区各镇、村跑,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综治中心、村委等逐步建立“法庭+人民调解员+综治中心+村社干部”的诉源治理模式。

  对于具有“源头解纷潜能”的案件,法庭会首先进行预立案,然后将案卷材料转到镇上的综治中心,由中心指派相关组织、调解员先行开展调解,承办法官也会对调解工作全程跟进。

  过了一段“臭熏熏”的日子,朱某“上火”了。

  因为某大厦排粪管、化粪池破损,粪水流出,家住隔壁的朱某不堪其扰,和大厦的住户们沟通,但都没有结果。于是他来到坪石法庭起诉了涉事大厦的12户住户。

  坪石法庭对该案预立案后,相关案件材料被转交到了当事人所在地居委会,居委会组织调解时,法官参与其中。

  “调解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厦的住户们其实也为化粪池的事烦心,只是没人牵头处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好。”承办法官说道。

  既知矛盾纠纷的症结所在,法官和居委会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给大家开出“药方”,由居委会牵头,在征得大厦住户同意的情况下,雇请专业人员维修排粪管、化粪池,维修费用由全体住户平摊,同时给予朱某适当补偿。解决方案提出后,住户和朱某都纷纷说“好”。

  不久,化粪池修好了,清鲜的空气又回来了。

  得益于预立案调解综合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的建立和落实,越来越多的矛盾被化解在诉前,2019年以来该庭的纠纷调撤率节节攀升,2020年调撤率约为38%。

  甘做田地间的“法律信使”

  今年6月,坪石法庭干警驱车50公里来到庆云镇土佳寮村,巡回开庭审理了一宗赡养费纠纷案。

  原告是一对耄耋夫妇,因赡养费问题将儿子告上法庭。考虑到当事人所在村距离远,腿脚又不方便,承办法官带上国徽,将法庭开到了当事人家门口。

图片

坪石法庭在村委开展巡回法庭

  把法庭搬到村里家里、田间地头,对于坪石法庭的法官来说已经不是稀罕事。当天,下着暴雨,车开到村口就陷进了泥坑。为赶上约定的开庭时间,承办法官把国徽抱在怀里,和助理撑着伞疾步往村里赶,到了村委后,顾不上身上的雨、裤脚的泥,就把国徽挂起,开始了庭审。

  看到法官风雨无阻地赶来开庭,老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心平气和,都变得好说话了,阿公阿婆对儿子因疫情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予以体恤,儿子也认识到了自己未尽赡养义务的错误,于是双方就赡养费金额、支付方式达成一致,儿子也表示在工作之余要常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亲。

  “被风雨沾了身、被淤泥污了脚又有什么关系呢?能把矛盾纠纷妥善化解了,我们心里就高兴。”法官说道。

图片

坪石法庭干警在社区普法

  除开展巡回审判,坪石法庭还主动创新,推出“点单+订单”的普法模式,时常和村、镇联络,了解乡民常遇到、想学习的法律问题,根据群众的“点单”定制“普法菜单”,目前已就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方面开展了多场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等普法活动,帮助提升辖区群众的法律知识。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