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记者从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攻坚冲刺工作视频会议上了解到,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工作全面进入攻坚阶段,全省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省市县上下联动,全力补齐短板,力争在今年如期实现基本建成的目标,争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称号,正式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目前,各地正部署全面开展自查,查缺补漏,准备申报材料。
据了解,2008年,广州市率先建成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拉开了珠三角的森林城市建设序幕。随后,惠州、东莞、珠海、肇庆、佛山、江门市先后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8年,深圳、中山两市成功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珠三角如期实现了“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多年来,珠三角地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行珠三角全域一体化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推进十大重点工程,不断提升珠三角城市群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宜居程度和绿色惠民水平。
目前,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16项创建指标已有13项达到或超过目标值,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已基本成形。完成情况较好的指标有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度、区域生态廊道建成率、城市近自然林种植比例、地区生态公益林比例。仍需要提升的3项指标是区域森林覆盖率、森林小镇达标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此3项指标通过工程建设,可以在2020年底达到规划目标值。
至2019年底,珠三角地区新建森林公园127个,新建带状公园607公顷,新建街心公园435个、湿地公园77处;新建设自然教育基地20个,建成自然生态文化教育场所580个,建设区域标志性生态文化科普场馆7处,珠三角地区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4.3%,自然教育体系建设成果丰硕,初步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生态文化传播体系。
会议提出,在攻坚期内,各地要更高目标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更高起点谋划森林城市群建设,更高水平推动森林城市群建设,更高品位宣传森林城市群建设,更高效益引领森林城市群建设。要始终朝向提高惠民、惠城、惠群效益的目标,推动互联互通、一体融合,启动实施一系列联通彼此的生态工程,并依托生态廊道,拓展森林旅游空间,结合森林文化、历史文化打造精品森林旅游线路。
各地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公园绿地建设,提升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抓紧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沿海防护林、森林旅游康养基地、九大科普场馆建设等工程。广州、深圳、佛山市要加强绿道建设,展现城区绿化风貌;深圳、珠海市要重点推进自然教育基地建设,突出示范作用;佛山、江门、东莞市要加强综合整治,全力打造绿色生态水网;东莞、中山市要继续推进全域森林小镇建设;惠州市要继续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肇庆市要继续推进林分改造、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城市群建设质量。
【南方日报记者】黄进
【通讯员】林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