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华,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钟落潭人民法庭副庭长、一级法官。从事法律工作17年,她怀揣着初心、执着与热爱,书写着对党、对人民、对法律的无限忠诚。因工作业绩突出,她两度被授予三等功,曾获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办案能手、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深耕基层解民忧
17年的法院工作经历,有九年在派出法庭,罗晓华在最基层处扎根,也在最基层处绽放。基层法庭的案件类型繁多,老百姓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清晰的诉讼表达能力以及保留证据的法律意识,加上村民之间错综复杂的宗亲邻里关系,再简单的案子也能变得复杂起来。
在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中,侄子向叔叔借款11万元十年不还,如今叔叔重病急需用钱,因年月久远能提供的证据只有几张清晰难辨的取款凭证。
“您先安心养病,我帮您想办法!”为了还原案件真相,罗晓华多次前往银行调查,与银行负责人沟通,并详细了解当年银行取款的操作流程,最终成功调取原始凭证,印证借款事实。
判决生效后,叔叔的亲属向罗晓华送来锦旗:“感谢罗法官,这个事情一直是我家老人的心结,他嘱咐我一定要当面感谢您!”
悉心调解除心结
“要以调解为主,以法理服人,以利弊动人。”这句话常挂在罗晓华的嘴边,也是她坚持贯彻的办案方针。她总是尽可能将调解工作做在最前、做到最细。
她在审理一起加工合同纠纷案件中调查发现,经营外贸出口的被告受疫情冲击严重,海外订单已全部停止,这起纠纷也源于其韩国客户因疫情突然取消订单所导致。如果简单判决被告支付货款、原告交付40万个瓶子,这些特制瓶子对于被告已经毫无价值,而且由此产生的交付、存放和处理等高额费用更会使被告经营雪上加霜,一个企业可能因此遭受致命打击。
“做生意也别伤了和气。”“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考虑到上述情况,罗晓华多次与双方沟通协调,一方面巧妙询问原告有无渠道处理消化瓶子抵消部分货款,另一方面向被告辨法析理,说明判决的风险和后果。通过多次“背靠背”的细心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互谅和共识,签订调解协议。
“法院裁判不是一纸冷冰冰的判决,而是情、理、法的交融,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和温情暖意。无论是审判还是调解,都不能强硬、冰冷。”罗晓华说。
罗晓华接手一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时,双方当事人的关系可谓是针尖对麦芒。高老太与邻居刘某吵架后,一大清早到刘某家里服农药自杀身亡,高老太的家属认为高老太系因与刘某争吵受到刺激而产生轻生念头,以及刘某未积极救助导致高老太死亡,要求刘某作出赔偿。
罗晓华在乡间与双方当事人沟通
审理过程中,罗晓华向当地派出所调查,并进行实地走访,综合案件证据及双方的庭审陈述后,认为刘某对高老太的死亡并无责任。但如果只是简单生硬地驳回诉请,双方会因此积怨更深。因此,她对症下药,多次组织双方面对面调解,缓和矛盾;起草判决书时,从法律上详细分析被告方是否构成侵权,从情理上疏导化解邻里间的矛盾,既没有因双方矛盾激烈等法外因素作出“和稀泥”的判决,同时又通过有温度的文字化解双方的激烈矛盾。之后,双方均服判息诉。
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她深信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在审判一线的她始终将百姓放在心上。
精于审判挑重担
民事案件类型多样,罗晓华在钻研业务的同时,也注重知识面的扩充。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情况、新问题,她积极探索、努力专研,不断丰富审判经验,提高审判水平,近年来成功处理了多起疑难复杂案件。
罗晓华主办的全国首宗检察机关支持中华环保联合会起诉的环境污染责任民事公益诉讼新型案件,在缺乏具体法律规定和判例的情况下,她迎难而上,开创全国法院关于此类新型的司法实践创新范例。另外,罗晓华在审理一起试训运动员与试训单位的纠纷时,通过一审裁判文书阐明试训运动员与运动中心的法律关系,肯定试训运动员理应受到劳动法的保护,享有正当合法的权益,得到合理的社会保障,弥补了试训运动员权益救济机制的不足,对于加强运动员职业保障、规范运动员训练关系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群众利益无小事”,罗晓华认为法官能够通过个案的处理,妥善化解纠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一种幸运。”
罗晓华始终坚持对党忠诚、对法律信仰、对人民热爱。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她身体力行,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坚定誓言,在平凡的坚持中向群众传递公平和正义。
来源: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