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佛山河心岛数量位居广东之首,还在全国首创了“岛长制”

2019-05-23 12:52 来源:南方网 黄叙浩

  在佛山南海区里水镇西南涌,一座名为“东坡洲”的河心岛静卧其中,宛如镶嵌在水乡河网中的一颗宝石。放眼望去,岛上竹林、榕树参天,各种水鸟栖息繁衍。

  但如果把时针拨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坡洲的生态环境却是另外一种情形——这座面积不足150亩的河心岛建起一栋栋厂房,岛上不少树木被砍伐,土地呈硬底化,工业生产产生的灰尘、废水、废料对水质、空气产生了较大污染。

  去年,佛山出台了《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提出有序推进河心岛生态修复等多个环节工作,更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了“岛长制”,越来越多河心岛正像东坡洲一样恢复昔日生机。

  首创“岛长制”

  改变“九龙治水而水不治”局面

  笔者走访现场了解到,目前东坡水泥厂的收回工作已经完成,硬底化的地面也已被破除后重新复绿。而岛上另一家企业贝豪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同意了搬离后另行选址建厂的方案。

  东坡洲生态修复是佛山市众多河心岛生态修复治理成效的一个缩影,亦是《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方案》落地实施后结出的硕果之一。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共有河心岛48处,数量位居全省21个地市之首。河心岛是佛山独具特色的水乡景观,也是该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基底上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

  然而,这些河心岛均位于生态敏感度较高区域,环境现状非常脆弱。“此前我们通过对全市48个河心岛的土地使用、植被覆盖、物种数量、常住人口等情况调查发现,部分河心岛面临生态恶化、景观破碎、管控无序、特色流失等困境。”

  佛山48个河心岛中,有人居住的岛屿共28个,存在疑似违法建筑的24个,个别岛屿还有房地产开发意向,河心岛面临的生态威胁很严重。

  为逐步将这48个河心岛建设成为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物种多样的生态岛,佛山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岛长制”,市级成立岛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各区组建区镇两级岛长的组织体系,明确管理职责,实行联防联控。

  谈起实施“岛长制”前河心岛生态修复治理的窘境,石湾镇街道党委委员张敏存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九龙治水,而水不治。“水利、环保、城管等多家部门权责交叉,工作很难形成合力。”

  张敏存举例,多年前,塘头村为了经济效益,将属于该村集体的河心岛海心沙出租给私人老板经营游乐场,后来游乐场经营不善倒闭,遗留下卡丁车赛道、卡拉OK厅等违章建筑。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石湾镇街道曾试图治理,但因权责交叉,工作开展协调较为困难。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通过实施区镇两级的“岛长制”,有利于在“岛长”的牵头下,凝聚部门合力,细化阶段性目标、资金安排、时间进度计划等,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说,岛长制的实施,为河心岛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了机制保障。”

  一岛一策

  明年基本完成48个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

  除了创新实施“岛长制”,佛山市在摸查现状、评估环境、编制河心岛总体整治规划指引等工作基础上,将河心岛划分为自然生态型、生态修复型、建设管控型三大类型,科学确定修复模式。各区制订的“一岛一策”实施计划,成为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的又一大亮点。

  目前佛山市的48个河心岛中,有19个是自然生态型,16个是生态修复型,余下的13个则是建设管控型。在2018—2020年期间将完成30个自然生态型、生态修复型河心岛的生态修复工作和验收;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48个河心岛生态修复相关工作。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河心岛,面临的问题和情况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佛山市绿化委办公室副主任胡羡聪表示,现状基本为自然生态状态的河心岛,就列入自然生态类型,着重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对于现状为林农业开发或现状建设规模较小的河心岛,则列入生态修复型,严格控制村居建设,有条件地逐步实现异地安置,限制和有序清除现状村居外的各类开发建设。而对于现状建设规模较大、居住人口规模较多的河心岛,则列入建设管控类型,有序清除岛内违法建设项目,禁止新增建设项目。

  窥一斑而可知全豹。佛山市在全国首推的以“岛长制”为主要内容的河心岛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亦是广东自然资源履行“两统一”职责,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窗口。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指出,此前各类自然资源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人为割裂了自然资源之间的有机联系。新组建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统筹组织事关生态安全的重大修复工程,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快构建源头保护和末端修复治理机制。

  这名负责人透露,省自然资源厅今年将重点构建广东国土空间最优生态网络结构,加强“一核一带一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空间实行区域准入和用途转用许可,把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生态空间。同时,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通过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建设沿海生态带,加强湿地保护修复等举措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让南粤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黄叙浩

  【摄影/通讯员】 冯建奎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